【精神健康】都大推12小時必修精神健康急救課程 教辨識情緒問題表徵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4/01/25 15:51

最後更新: 2024/01/25 18:02

分享:

分享:

都大推12小時必修精神健康急救課程,教辨識情緒問題表徵。(朱永倫攝)

近日學童輕生個案持續,都大將於下學年起投放1000萬推行學生精神健康普及計劃,要求一年級新生必修12小時「精神健康急救」課程,加強學生對精神健康的認識,察覺到自己、朋友的精神健康狀況,作出支援或主動求助。校方亦計劃為教職員提供在職培訓,並增聘3位教師專職教授課程,加強識別有精神健康風險學生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課程會教導學生辨識常見的精神情緒問題,如抑鬱、焦慮、精神分裂、自我傷害及濫藥行為等,並認識社區資源,以便在有需要時盡早求助。課程分別設4節各3小時或兩節各6小時模式的課堂,每班30人。學生需要於課程完結時進行小測,以確保學生掌握課堂基本內容。學生亦需於課堂開始前及課堂完結4周後,完成問卷以評核學習成效。

都大校董會主席黃天祥表示,盼每年訓練逾2000名學生,幫助他們掌握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況,「希望建立一個文化,有精神健康問題不是羞恥的事」,可向朋友、老師求助,從而改善社會對精神健康的標籤。他亦期望,學生能從中發現同學或朋友的精神問題,作出支援,做到防範於未然,在不太嚴重的階段將問題解決,並希望將計劃推展至每位學生。

計劃將從「普及性」、「選擇性」及「針對性」3個層面,以全校參與模式,推出多項措施支援學生的精神健康。都會大學副校長(研究及學生發展)郭予光表示,計劃參考教育局的三層應急機制概念,盼增加學生對精神健康的相關認知、抗壓能力,而學生畢業後亦有機會患精緒問題,期望減低他們因懼怕受標籤化而拒絕求助的機會。郭亦提到,都大目前立案支援跟進個案少於1%,情況不算嚴重,預料學生能夠完成課堂、「接近100%通過」考試;但若不達標,則需重讀。

對於大專學界流動性強,難於找出有潛在精神健康風險學生,學生事務長温滴霖表示,校內設有學生精神健康大使,相信學生之間的連結較深,能有效接觸彼此,並化成「守望人」守望同學,建築出成功的安全網,識別潛在個案。她亦稱,計劃屬自願性質,期望同學自願、有心地承擔角色,在大學社區帶來正面影響,推廣精神健康。

另外,都大亦計劃為合適教職員提供在職培訓,培養更多合資格的「精神健康急救」導師,同時強化心理健康團隊,增聘3位教師專職教授課程,全方位加強識別及支援有精神健康風險的學生。校方又會增加輔導人手資源,將在校輔導員由5個增至7個,並檢視個案管理流程,確保有精神健康困擾的學生能得到適時及適切的支援。學生事務處更將推出一系列活動及工作坊,協助學生管理情緒,包括靜觀工作坊、壓力和情緒管理、正向和失敗教育、藝術和音樂情緒舒緩及孕育希望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梁凱婷